【注意力训练】“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底是顽皮还是多动症?2021/5/7 15:31:31 来源:南京 作者:学习能力研究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熊孩子”,他们的破坏能力极强。这些“熊孩子”有着共同的特征:精力特别旺盛,一刻都不消停,小动作特别多,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很多家长都怀疑:我家这个“熊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这篇文章将教会我们如何判断孩子是顽皮还是多动症。 多动≠多动症。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能盲目地给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的孩子随便就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但如果“熊孩子”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征,那么就该提高警惕了: 第一:注意力缺陷 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短,而且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时,更容易分心。 第二:活动过度 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他们可能在家活泼好动,但去到其他陌生的地方或一些公共场合时,就会有所收敛了。而多动症孩子不分场合,很难安静下来。比如,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小动作不断多,插嘴,话多,甚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闹,完全无视课堂纪律。 第三:任性冲动,情绪不稳 多动症的孩子行动之前从来不考虑后果,而且不听劝导。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情绪不稳,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甚至踢人、咬人。 第四: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常常学习会有困难,但这并非由于智力低下引起,而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和老师在碰到“熊孩子”时,既不能随便帮他贴多动症的标签,也不能忽视他的问题。如果孩子有这些情形,该怎么办? 一般而言,干预策略包含六大类: (一)药物治疗 如果多动问题已严重到无法在学校正常作息,甚至对其他同学造成伤害,就需要药物辅助治疗。 在此期间,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训练孩子控制自己的方法;在学校,老师也可以利用此期间进行补救教学或是训练孩子有效的学习策略,甚至制造机会让学生给其他同学有正向的印象。 (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当孩子在脑波训练的过程中具备了集中自己注意力的能力时,他在课堂上也能保持注意力,在家写作业时也能保持自己的注意力。 (三)感觉统合训练 训练过程包括先通过面谈、活动观察、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然后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先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压抑的状态正常化,再依正常儿童统合功能发展的过程设计活动,刺激儿童的潜能,帮助大脑进行整合,逐步改善整合功能。 (四)家庭干预 增加家长对多动儿的认识,改善亲子关系。督导家长运用认知与行为管理技术,对孩子进行补充教育。 (五)社交技能训练 加强孩子社交技巧与应对挫折的技巧训练,并增加与人相处互动的机会。 (六)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一种针对幼小孩子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它是其他治疗方法的基础。旨在改变父母的教养态度,建立一套赏罚分明的家庭管理办法。 关于注意力的更多精彩内容,我们在以后的讲解中还会给大家分享更多,请持续关注文尊教育。 |
随机文章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