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年仅39岁的夏皮罗被告知患了癌症,她决心要与命运抗争。于是她辞去工作,开始周游美国,去寻找、探索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一天,她正在某地公园散步,突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等这一短暂的时刻过去,她竟然奇迹般的平静下来。为什么那些烦恼忽然间烟消云散了呢?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她的双眼曾飞快地左右移动了好多次。为了彻底弄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她开始到圣迭戈大学生学习,成了一名心理医生。她同几十名志愿者试验了她的”疗法”,终于找到了它的原理……
但令人不解的是,夏皮罗经过研究,还发现患者自己不能自我施行这种疗法,必须靠专业人员在患者眼前移动手指,同时用提问来引导他们回忆时才能有效。
但从我的亲身实践看,即使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条件下,只要领会得当也能起到一定效果(当然,如果要取得完全的效果,还得深入学习或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理论假设:人会遭遇到不幸的事件,但人们也有一种内在的本能(我始终相信,我们的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靠人自身的力量去恢复的,只是我们不信任这种力量,或者尚且没有发现,或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泯灭了这种力量)去冲淡和平衡不幸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并从中学习使自己成长和茁壮。
至于其如何起作用的机制,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搞明白。
█关于“创伤”:EMDR治疗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创伤性事件的受害者,可以使他们减轻心理创伤程度并帮他们重建希望和信心。但不要以为只有灾难、事故、强奸、战争这些才是创伤性事件。我这里引一段《痊愈的本能》第五章“神奇的快速眼动疗法”中的话:
其中的一种处境是创伤实在太强了,例如酷刑、强奸,或者痛失孩子。(在我的经验里,痛失孩子,甚至只是孩子病重,可能是人所承受的最痛苦而且最难复原的经历之一。)另一种严重处境是当创伤,哪怕是轻微的创伤,发生在我们特别脆弱的时候。也许事情发生在童年,那个时候我们在肉体上无法保护自己,神经系统还未完全发展;也可能是发生在成年,正当我们肉体或者情感因某种原因变得特别脆弱的时候。不论是哪种情况(严重的创伤或脆弱的受害者),逆境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具“创伤性”。
█基本过程:在一次EMDR的疗程中,通常患者被要求在脑中回想自己所遭遇到的创伤画面、影像、痛苦记忆,及不适的身心反应(包括负面的情绪),然后根据治疗师的指示,让患者的眼球及目光随着治疗师的手指,平行来回移动约15~20秒。完成之后,请患者说明当下脑中的影像及身心感觉。同样的程序再重复,直到痛苦的回忆、及不适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过快、肌肉紧绷、呼吸急促)被成功地“敏感递减”为止。若要建立正面健康的认知结构,则在程序之中,由治疗师引导,以正面的想法和愉快的心像画面植入患者心中。
█治疗程序:
1.采集一般病史和制定计划
(1)采集一般病史
(2)分清创伤所处的阶段(Ⅰ型或Ⅱ型)
(3)与求助者商讨治疗计划
2.稳定情绪:安全岛技术(当再次对创伤场景进行暴露时,主动权和掌控权应该交给求助者。而安全岛就是为求助者提供一种心灵的庇护所,为及时处理过于激烈的情绪反应做的准备)
3.采集创伤病史确定治疗计划。
(1)引导求助者用一句话说出场景和事件(我……)
(2)引导求助者建立一个理想的目标,也用一句话说出来(我……)但不得说出负性词语。(如:不、不再等)
(3)连续说三遍这个理想的目标,做到声,情,貌,和谐统一。
(4)确定事件中的情绪感受,找出事件或场景中哪部分做产生的情绪最强烈,确定其景象。
(5)引导求助者确定主观负担指数SUD和0——10级评分,一般情况下,初始的主观负担指数可达7、8分,这种负面情绪所代表的颜色,形状等征象(一般情况下可见到较深的颜色和明晰的形状)
(6)对治疗进行恰当的说明和解释:如:“我们现在要对您的这个问题进行治疗,治疗中,要对您的眼睛进行刺激,但不要造成什么问题。”
4.脱敏修通
(1)坐姿。咨询师与求助者90度斜对(不应对面),对右利手的求助者而言,咨询师坐在求助者的右侧较好,对于左利手的求助者则反之。
(2)一根木棒或笔,顶端有可识别的标志。(或者直接以手指为标志)
(3)引导求助者想象那个场景或唤起那种情绪,双眼凝视标志,咨询师将小棒置其眼前30—45厘米处,平行移动,初始速度为每秒一次。求助者视线随棒端移动,幅度以90度为宜,头固定不动(为确保求助者真正的眼球运动,可用手扶住求助者的下巴,令其不能转动头部),心中保持那种情绪或场景。
(4)20—30次后停下,问一下求助者现在那种恐惧或焦虑的征象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若有改变,则深呼吸保持目前的场景(若出现眼痛,头晕,恶心等,则停止治疗)
(5)第二次,移动速度加快50%—10%。后再停下,问颜色和形状,若有改变,深呼吸,保持目前的场景或情绪(若异常,则停止)
(6)第三次,移动方向改为斜线,速度与第一次相同,20—30次后,停止,询问征象和深呼吸。
(7)最后一次,改为画圈,让求助者在眼动的同时,口中说出而设定好的理想目标:“我……”初始时标志距眼睛35厘米—40厘米,画圆的直径大于30厘米,渐渐由大而小、由慢而快,求助者声音也由小而大,由慢而快,当声音最大时,咨询师将小棒或笔尖快速指向求助者胸前3—6厘米处,停止8—10秒,此时可能观察到求助者丰富的表情变化。
5.躯体测验:让求助者闭上眼睛,再回忆那个场景和情绪,问一下颜色和主观负担指数SUD(0—10级评分)以及征象。若负面情绪的征象有明显的改变(一般是颜色变浅、形状边模糊),主观负担指数降至4分或以下,可视为治疗有效,若主观负担指数没有明显下降,硬检视上述过程中哪一点不够到位,调整后再行治疗。
6.结束,再次引导求助者回到“安全岛”,体验轻松愉快安全的情境。
7.反馈,下次治疗时,反馈得分在3分以上时,则需要再进行治疗,若低于3分,则可治疗其他创伤。
快速眼动疗法的原理和作用
对于快速眼动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形式,总会以为是一种很神秘的治疗手段,必须要求治疗师经过多年培训等等,而好的治疗师就能如催眠般神奇的拯救灵魂。其实心理学是属于每个人的,并不像数学或物理学,存在某些只有科学家才能明白或掌握的深刻复杂的道理,道理也有,但绝对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心理学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每个人能正确的了解自己——谁都知道了解自己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问题无非是你是否愿意去做。
稍微细心一点的朋友,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人,肯定能发现,面对类似的刺激,总有相对坚强的人,也有相当脆弱的,而这两种其实都不是大多数,就像一条典型的正态分布曲线,这两类人是位于两端的,中间的大多数是什么呢?是沉默的大多数。沉默不等于没有苦恼,但也可能是没时间,也可能是没心情,总之他们的生活还是在继续中,你也可以认为他们没有受刺激的太大影响——不是不会悲伤,只是生活并不会给你太多选择,该哭该苦闷完了,生活还要继续。
同样的,你若感觉自己是开朗的,思维是开放性的,你就可以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朋友进行心理安抚,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事。看过之前的文章或者自己也查过资料的朋友大致已经了解到,快速眼动疗法的核心,你可以认为是使来访者在倾诉的同时从事某种肢体动作或接受外部刺激——交替的刺激左右感官,从而使左右脑沟通。也可以认为是通过交替性的刺激使动作半球的直观刺激信息能过渡到言语半球去,从而能促成对刺激的表达。在这里,请大家记住——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
既然形式是使大家接受交替的感觉刺激,那可实现的形式就很多了,从左右眼的光刺激,到左右手触觉刺激、左右耳听觉刺激,不拘一格。同时请大家明白一点,在这里,动作比言语要重要的多。若能使来访者在动作的同时进行回忆和表述当然也好,但若是来访者不想表述或回忆,以及特别是孩子,或者面对大量的需要帮助者,千万不要死抱住倾诉的同时性这一点,先让大家运动起来是真正重要的。
这时候运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让大家做体操、兔子舞、组织孩子老鹰抓小鸡都是很好的形式。组织大家前后接龙,玩“天气游戏”(每个人面对对方的背,类似捶背的,通过拍打、轻触模拟各种“天气”),都能很好的使个体获得感觉上的释放。特别对于孩子,游戏是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在面对因灾难受到惊吓的孩子的时候,切忌不要让孩子去回忆,比如让孩子回忆是如何逃生的、有没有亲人遇难等等,以及不厌其烦的采访你为什么那么勇敢之类。对于受到惊吓的孩子,不管他当时多么勇敢,其内心已经埋下了受创的影子,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游戏和拥抱,对孩子一定要采取大量的身体接触,通过皮肤的刺激能很好的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忧虑感。
对于孩子的治疗,另一个好形式是组织孩子们相互做游戏。孩子间往往有相当的差异,有的孩子可能更开朗乐天派一些,可以组织这样的孩子去帮助更小的或者更抑郁的孩子,孩子们之间相对来说是更容易放松的,也更容易吸引孩子真正参与到游戏中。调动孩子们运动起来,玩起了,是克服紧张情绪的最好办法,道理可以回头再讲,先运动起来,会对精神起到非常直接的调节作用。
适用症:1、PTSD 2、恐惧 3、焦虑 4、童年创伤(需要很久)
不适宜:剁成人格障碍、分离障碍、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精分。
快速眼动疗法在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快速眼动疗法又称为眼部运动脱敏和再处理法,心理治疗业内简称EMDR。基本方法是治疗师通过一边让患者讲述或主动回忆创伤情境记忆,一边通过各种方式,如交替的左右眼刺激、或者两侧触觉、听觉刺激来使来访者发生模仿做梦时的快速眼动过程,其目的是使来访者的左右脑能交替接受刺激影响,从而消除源自创伤的某些心理和生理症状,并将创伤情结消蚀和连接融入到新的认知体系中去,也就是说使记忆系统能够接纳新的记忆进入,新的记忆的进入能够淡化原有的创伤记忆,从而使人从萦绕内心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中逐渐解脱出来。
特点是经济快速,实施较为方便,效率很高。对于不明原因的创伤记忆造成的人格失调,一般治疗程序是首先找出过去的伤痛记忆来源,只要找到根源情结,使用这种疗法将事半功倍——有效的治疗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来访者能主动回忆创伤根源。而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创伤是相对近期的,明摆着的,不需要费力寻找,只要做好相应的诱导动作引起眼动过程,同时适时引导来访者倾诉,就可以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因此这一方式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高效疗法。
目前业界更倾向于研究快速眼动疗法的作用机理,以期能开发出更为行之有效和标准的治疗流程。目前根据可观察的结果较流行的猜想是:由于来访者被要求同时将注意保持在过去事件(被要求回忆)和当下治疗情境(被动的接受刺激),使得患者的认知脑和情感脑之间由于创伤形成的保安隔离被强行贯通了。一般认为创伤记忆会形成一种封闭效果——类似于伤疤,使这部分记忆不与新近的记忆发生交流,这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但却会使创伤情绪淤积不化,使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可能受这种情绪的负性影响。而通过一些安全的措施来触碰这类情绪,使旧的创伤情结得以通过与新近记忆和情绪相接触——其实就是等于告诉自己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从而使旧有的痛苦情节得到释放。记忆中的痛苦释放之后,虽然记忆的内容还在,但来访者就有能力坦然面对和接纳了,正确的接纳才能淡忘。
面对类似的刺激造成的应激反应,例如大灾难,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那种类似自闭的情绪郁结,其实多数人都有自己克服悲伤的方式。很多人并不留恋过去,而是通过新的生活事件不断获得新的刺激,从而使旧有的创伤记忆与新的记忆相融合,这类似于告诉自己,虽然曾经的经历很悲惨,但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对比昨天,今天是美好的。但也有很多人,比如靠意志力压抑情结,他们子我强制将创伤记忆隔离,将心灵的某些区域封锁起来。这种治愈类似于结痂,是假性的。很多行为疗法就是靠假性治愈支持而有效的。精神分析系列的疗法所耗费多年做的工作本质上也就是让被阻隔的情结进入意识,从而使个体能处理这类情结。
相比较而言,快速眼动疗法则可能只需要数十分钟或者数次的治疗,同样也可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的一个显著不同是并不和来访者“讲道理”。来访者无需达到精神分析所期望的对生活的领悟,而只是需要用身体刺激来重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已,这就足够了。其实通过前面的描述大家应该已经认识到,正确的治疗形式恰恰是不拘一格的,我们要达到目的无非是使个体不郁结于某种应激情绪,那么任何一种能使大家获得放松、或者能调动左右脑运作的形式就都是可取的。
在灾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人群是大量的。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各类救援人员都有可能需要心理危机干预。人们在应激状态下不少人还能坚持维持着积极的活动,丧失活力的人只是一部份。但当大局基本上定下来了的时候,疲劳感开始释放,一些人就会开始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或者抑郁、恐惧症,也可能并发这些病症。此时是需要较大规模的团体心理干预的时候。
4 规范EMDR 研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对EMDR 治疗持不乐观态度的文献亦较多,如:有些学者指出EMDR 的眼动效应似乎过于表面化,因此对其疗效的稳定性质疑[8 ] 。有人指出EMDR 仅是目前比较成熟的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等) 的另一种形式,所以眼动没有必要,而EMDR 又比治疗同样疾病的其他疗法有更高的标准。亦有人指出目前关于EMDR 的对照研究没有严格遵照科学的原则,故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对于EMDR 负性评论的主要原因,首先因为许多操作者在接触此疗法之前已是某些特定领域的专家,他们习惯于用自己本专业的标准来评价EMDR的疗效。就此Shaprio 强调了EMDR 的适应征、操作指南及评价标准。并指出在今后EMDR 的对照研究中,应对进行比较的治疗方法(如暴露疗法、认知疗法等) 进行标准化,操作者应采用当前被临床实践公认的标准程序(金标准) ,临床研究者应对原则、操作过程、对专门人群进行的评价工具有足够的掌握,从而增加对照评价的有效性。
其次,Shaprio 指出EMDR 有效性的基础是具体操作与特定的临床领域的实践相吻合。有效的整合要随时最大限度地同时满足来访者和治疗师的需求,而不是将治疗指向一个设计好的固定的治疗方向,在治疗选择和制定治疗时间时不能忽视来访者的人格特征,同时来访者的反馈是指导治疗选择和实践的重要的信息。Shaprio 强调治疗师在临床实务紧急情况下的作用应放在治疗决策的首位。并针对不同临床机构提出了对治疗师的工作评价建议及在临床研究中有关EMDR 的临床参数。目前EMDR 与某些专门领域的整合已有成功的范例,如国际分离障碍研究协会及Morley 等制定了针对分离障碍及慢性疼痛患者的专门的EMDR 实施规范和治疗守则 。另外一些研究评价不能仅注重PTSD 靶症状的改善,而应综合评价临床改变,如从社会功能、家庭关系、生活满意度等多方面来评价EMDR 的疗效。